臺中市盃環保防災勇士 PK 賽 規劃多元師生收穫多
賽事報導
2025.03.07 瀏覽次數:62

◎魏玉縣/臺中報導

慈濟基金會與臺中市政府攜手合作,於臺中靜思堂舉辦「2025第四屆慈濟 x PaGamO 臺中市盃環保防災勇士 PK 賽」。[攝影者:楊凱誠]

近年來,環保意識逐漸受到重視,聯合國也在2015年提出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希望地球能永續發展,提供生物更好的生活環境。此外,氣候變遷 的影響日益明顯,暴雨、乾旱等極端氣候,都是人類必須面對的挑戰。因此慈濟基金會與臺中市政府聯合舉辦的「2025第四屆慈濟 x PaGamO 臺中市盃環保防災勇士 PK 賽」,就具有深遠的意義。
今年(2025)全國有一千五百九十二所學校參與這項比賽,預計辦理二十一場。3月5日在臺中靜思堂舉辦的是第五場,共有一百零二所學校,三百零六位同學參加。慈濟基金會熊士民副執行長在開幕時提到,本次比賽的特色在於將理論與實際結合,選手們不僅運用知識進行操作,還透過多元化的方式學習環境保護、掃街、淨灘、垃圾分類等,希望所有參賽的同學將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
臺中市教育局劉姵君專門委員也提到,這項比賽以孩子們喜愛的電競遊戲,結合環保與防災議題,是以更貼近孩子的方式傳遞理念。「期待孩子們不僅能學習知識,更能將這些知識轉化為日常行動。」劉專委接著說,慈濟基金會長期以來在環保領域默默耕耘,不僅傳遞環保知識,還利用回收材料進行再製造,展現了對環保的實際行動,「這樣的努力,值得我們深入了解與支持。」

◎慈濟研發的資源 歡迎學校申請運用

環保不僅是行動,更是教育的重要一環。慈濟多年來致力於推廣環保和防災議題的理念與教育,除了臺中靜思堂在2022年通過「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受理各校師生前來進行環保教育教學,也成立工作坊開發許多教材、教具,希望有意辦理教師研習或入班教學的學校提出申請,慈濟將免費前往各校推廣。
3月5日下午,正當選手們在感恩廳進行競賽之際,慈濟基金會同仁另在靜思堂三樓西班教室辦理校長感恩會。熊副執行長除了感恩各校校長長期以來對慈濟推動各項議題的支持,也歡迎各校多加利用基金會所研發出來的許多成果。
慈濟教師聯誼會(教聯會)的許多老師,在教學領域已有豐富經驗,經過工作坊系統性整理成教案,都樂於與大家分享,幫助忙碌的老師更省時省力,並能實際運用在教學中。
「重要的是,這些教案能融入課程中,而非僅是聽一堂課。」基金會同仁陳詩評說,有的老師將這些應用在綜合領域或語文領域,效果顯著。而這種效應會帶動其他老師嘗試使用在其他領域,進一步驗證了這些教法的實用性。
陳詩評提到,「我們有好東西,也願意與學校分享,希望大家一起共好。」例如每年舉辦的畢業典禮,老師們就能透過工作坊提供的資源設計有溫度、有創意的活動,讓學生和家長深受感動。此外,桌遊也是提升學生專注力和學習力的有效工具,就有教聯會的老師善於運用環保素材製作桌遊。「面對3C產品的影響,桌遊能幫助學生更專注,而且這些活動不僅新穎,還能實際應用在教育場域。」

◎推展環境永續 慈濟願與各校同行

聯合國提出的SDGs,成了全球致力於推展環境永續的重要依據。慈濟基金會也希望透過「創意」的方式,傳遞永續發展、循環經濟和淨零排放的理念。何謂創意?慈濟基金會陳哲霖專員說:「創意需要具備三個元素:簡單、有趣、有用。」
陳哲霖提到,基金會曾為嘉義縣的國中小學教師舉辦了三場工作坊,主題圍繞在循環經濟、淨零排放和永續發展三項議題,透過遊戲和動手實踐,讓教師們更深入地理解這些議題。他說,慈濟也將與其他縣市舉辦類似活動,甚至也能推廣到家庭和長照機構,讓三歲到一百零三歲的人都能參與。
此外,慈濟提倡在校慶活動時實踐低碳無痕的理念,目前已有四十所學校響應。「我們鼓勵學校在校慶期間減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並提供循環經濟的產品作為獎品。」陳哲霖說,希望透過這些活動,教育學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環保。
在資源回收方面,慈濟非常歡迎學校帶學生到環保站,體驗正確的分類方式,並提供車資補助。同時也鼓勵學校在校外教學時選擇綠色餐廳和景點,例如臺中靜思堂和高雄靜思堂都是通過認證的環境教育場域,希望能為更多學校提供綠色旅遊和教育資源。
近年來,慈濟利用四十呎大貨櫃打造而成的「行動環保教育車」,規劃了有趣、豐富多元且極具教育性的闖關活動,是提供環保知性的學習園地。陳哲霖表示,希望學校踴躍申請行動環保教育車進校園,「這些努力不僅對環境有益,也為學校推動SDGs加分。」

◎兩位校長見證分享 慈濟入校推動環保有效益

臺中市健行國小張添琦校長在前一所學校任職時,曾經申請行動環保教育車入校。為期一週的體驗活動,他認為師生們都能藉此更加認識環境教育的重要性。他很感恩慈濟的支援,讓同學們有機會增加環保的概念,「希望知識教育加上實際行動,讓孩子們在心中許下願望,願意為地球貢獻力量。」
在教育界服務四十二年的張校長,去年(2024年)受證教聯會老師,今年更進一步參加志工培訓。「行動確實比知識更重要,但行動之前需要先了解相關知識。」張校長曾申請慈濟志工到校講解、帶領學生做資源分類,讓他們更深入了解環保的重要性。「最近天氣異常,突然下冰雹或氣溫驟變,都在提醒我們環境保護的緊迫性。」
號稱潭子區「最高學府」的新興國小,全校有兩百多位學生。該校王玉龍校長表示,學校已向慈濟申請行動環保教育車入校園,時間是在六月份。屆時學生已經畢業,不過他希望畢業的學生可以回來當關主,帶領學弟妹們闖關,一起在示範和學習中成長。
「慈濟師兄師姊們的人文風範非常好,他們的談吐和活動安排井然有序,是很好的示範。」王校長希望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學到如何應對、回答問題及思考、解決問題,且增強環保概念。他更期待孩子們從小就有永續的概念,將來成為家長或公司的領導人時,能夠推動環保,增強社會對環保議題的重視。

◎師生共同準備競賽 彼此教學相長

電競場上,三百多位來自各校的選手,先分成A、B兩組初賽,各組選出前三十名後進行複賽,最後勝出的十名,將代表臺中市參加4月13日舉辦的全臺暨國際盃比賽。
激烈的競賽從一時三十分開始,直到三時五十分時完賽。比賽結果令全場所有人驚嘆,前三名都由潭子國小包辦。「太意外了!我真的沒想到他們(學生)表現得這麼好。」指導老師胡安寧掩不住內心的喜悅說,從去年十月份開始,他每天中午就陪著這三位參賽同學練習,除了寒假期間都沒間斷。儘管歡喜,他也忍不住挖苦,「這真的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太辛苦了!」
為何會有這麼深的感觸?「有些題目蠻難的,像SDGs的概念,小朋友比較不清楚,所以需要逐題解釋,並舉一些生活的例子給他們聽。」胡安寧老師說:「這樣他們才能理解題目的意思,這過程非常花時間。」
胡老師去年也帶學生參賽,但他只是讓學生自己練習,沒有幫他們解析題目,結果成績不理想。今年他吸取教訓,讓學生透過理解、內化知識,才會有這麼好的成績。 「在訓練過程中,我自己也學到很多,因為有些概念我也不清楚,需要查很多資料;自己先消化吸收,才能教他們。」胡老師提到,慈濟辦理的這項電競比賽,除了知識的取得,還有更深層的意義就是「態度」。「因為有實作。把知識和技能結合,才能讓學生把學到的環保和防災知識,落實在生活中。」
得到第一名的江宗諭,是潭子國小六年級的學生。手中捧著滿滿的獎品,喜悅之情洋溢在稍微羞澀的臉龐。今天在三百多位選手中脫穎而出,他自己也很意外,因為這成績比他在學校練習時還要好。
江宗諭說,題目中有許多知識他原先不是很懂,是透過胡老師的解釋才比較有概念,也才能迅速作答。問他是否有信心在國際盃時再拔得頭籌?他也只是害羞地點點頭。
這天中午開始,參賽隊伍陸續抵達臺中靜思堂,除了在環保志工的夾道歡迎聲中走「星光大道」,師生們也能利用賽前的空餘時間,參觀設在一樓福慧廳的攤位。
臺中都會公園志工為了讓大家了解保護大自然的重要性,帶來大肚山上特有的紅土。解說志工李雍瑋為大家介紹,大肚山上的紅土營養價值不高,因此農民所種植的多為不需很多營養,但是很好吃的農作物,比如花生、芝麻、地瓜等等。有小朋友聽了點頭附和,「對,很綿,很好吃。」
臺中市防災教育輔導團也把握機會設攤。眼看地震發生時,屋子裡的擺設因搖晃紛紛掉落。「就是因為沒有將這些東西固定。」大鵬國小的孫泳晙同學見機隨即回應,「家具都要固定好,不然在逃生的時候可能會被擋住,逃不出去。」
「2025第四屆慈濟 x PaGamO 臺中市盃環保防災勇士 PK 賽」在熱鬧的頒獎和抽獎聲中結束。得獎者歡喜,落敗者扼腕,都只是一時的。然而相信透過參與,定能或多或少將環保與防災的種子,在孩子們的心中種下,有朝一日眾緣合和定能開花結果,而這正是慈濟辦理此項活動最希望看到的成果。

臺中市教育局劉姵君專委提到,慈濟基金會長期以來在環保領域默默耕耘,展現對環保的實際行動,「這樣的努力,值得我們深入了解與支持。」[攝影者:楊凱誠]

競賽結果揭曉,潭子區潭子國小三位參賽同學囊括了前三名,歡喜地手持獎品與指導老師胡安寧在臺上合影。(由左而右:第一名,江宗諭;第二名,王巧芸;第三名,王翌睿;指導老師胡安寧)[攝影者:魏玉縣]

「2025第四屆慈濟 x PaGamO 臺中市盃環保防災勇士 PK 賽」三百多位參賽選手先分組競賽,最後的決賽有六十名同學參加,每人都聚精會神,希望獲取最佳成績。[攝影者:徐金生]

各校參賽隊伍在2025年3月5日中午陸續抵達臺中靜思堂,在環保志工的夾道歡迎聲中走上「星光大道」。[攝影者:簡明安]

慈濟基金會陳哲霖專員(右)把握機會,向前來設攤的臺中都會公園志工解說慈濟在推動環保的各項作為,並教導他們資源分類的「環保十指口訣」。[攝影者:童茹棠]

慈濟基金會熊士民副執行長在開幕時提到,本次比賽的特色在於將理論與實際結合,希望所有參賽的同學將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攝影者:楊凱誠]

3月5日下午,正當選手們在感恩廳進行競賽之際,慈濟基金會同仁另在靜思堂三樓西班教室辦理校長感恩會。[攝影者:簡鴻海]

臺中市健行國小張添琦校長分享慈濟行動環保教育車入校的體會,「希望知識教育加上實際行動,讓孩子們在心中許下願望,願意為地球貢獻力量。」[攝影者:簡鴻海]

「我們有好東西,也願意與學校分享,希望大家一起共好。」慈濟基金會同仁陳詩評說,教育團隊所編輯的教案都樂於與大家分享,幫助忙碌的老師更省時省力,並能實際運用在教學中。[攝影者:簡鴻海]

回列表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