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珍香/臺北報導

基隆靜思堂舉辦「基隆市盃第四屆環保防災勇士PK賽」。PaGamO電競遊戲從教育的角度出發,聚焦「永續」議題,符合現代需求,學新知識。[攝影者:陳何嬌]
慈濟環保防災勇士PK賽電競賽,於3月9日在基隆靜思堂舉辦「基隆市盃第四屆環保防災勇士PK賽」。PaGamO電競遊戲從教育的角度出發,聚焦「永續」議題,符合現代需求,學新知識,更是從小扎根環境教育、防災觀念及正向價值觀,也從電競遊戲中拉近親子關係。
今年電競賽首次舉辦教師體驗賽,有二十一位教師參賽;也於競賽題目首度引入「綠色能量補給」靜思語,讓師生從競賽題,將靜思好話注入心中。期望透過線上教育、線下體驗,及在互動學習與生活實踐的過程,建立全民對環保與防災的正確知識、技能、態度及價值觀,進而落實具體環保防災行動。
◎幾近百分百出賽率
競賽之盾,基隆市國小有四十一所,報名競賽有四十所,報名率已達百分之九十八。基隆市各國小於2024年透過「班級賽」到「校內盃」競賽。脫穎而出參加電競賽選手有一百一十五位學生。第一輪競賽分為A、B組進行準決賽,於競賽中也以積分賽選拔出前三十位環保防災小勇士,進行第二輪的總決賽,再選拔出十位代表基隆市晉級參加四月十三日「國際盃總決賽」。
於開幕式中,與會貴賓、陪伴老師、家長與競賽選手齊喊「救鯨魚」、「愛地球!」、「跟著KOKO」和「保護地球!」啟開競賽序幕,選手們依組別步入競賽會場,進行準決賽。
帶著團隊走入學校活動、隊輔聯絡人,慈濟志工方麗雲表示,走入基隆市校園推動PaGamO環保防災勇士電競賽,在第一屆有三十四所參賽,經完賽後,隨著時間的推移,學校對慈濟的信任度越來越高,參與度也隨之增加,學校除了認同也極力支持,校方也為此做特別的課程安排,更是延續友好關係。這次全基隆市區四十一所,有四十所參賽,參加的校長也達二十六所。
方麗雲說:「能有此好成績,是靠大家的力量和深耕校園,平時走進學校以靜思語帶動,還有藉重退休校長、退休老師的助力因緣,促成與各校建立出深厚的聯誼與愛的存款,這是借力使力與深耕。基隆是一個很有福報的城市,我們團隊會繼續努力深耕校園。」
承擔賽事組的鄭王駿表示,過去三屆都是以A、B組取前二十名晉級,再進入總決賽,因有名額限制導致各組積分較高的學生被淘汰無法晉級,因此此次改用積分賽制,以求公平。改變賽制,可以鼓勵學生參賽,增進求知慾,也能學到更多知識。
PaGamO環保防災勇士競賽宗旨是期許學生透過電競遊戲,學到環保防災和了解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十七項議題,並將知識落實在生活日常裡。現今世代幾乎是人手一機,手機是工具,要善加運用,將它融入學習中。也能開闊孩子們的學習面向與視野,特別是對環保和防災的關心,培養他們對地球環境的關懷。孩子透過遊戲,在娛樂中,也能同時學習知識,這比單純滑手機,玩電腦更有意義。
此外,家長也能對孩子玩遊戲的態度作正向轉變,從過去的排斥轉為接受,所以此世代將手機和平板等工具融入學習,是最佳時機。
承擔賽事組的陳炳福表示,此次競賽引入「綠色能量補給」-靜思語,讓孩子從題庫中了解靜思好話,深入他們的心裡及能朗朗上口的說靜思語,這是補充他們的正能量。
綠色能量補給題是純答題機制,無論答對或答錯都不影響比賽積分,也不會扣除比賽能量值,也無法透過回答能量補給題擴張或訓練土地,能量補給題啟動後,不能放棄作答,不會影響競賽公平性。綠色能量補給題,觸發機制,按鈕僅在遊戲角色能量值低於十五點時,才可點選(能量補給-綠色),反之則會無法點選;啟動後,將待完成答題後,才能關閉答題介面返回比賽地圖,有次數限制,要謹慎點擊按鈕。
陳炳福說:「主辦方更希望藉競賽的題庫,讓孩子從平時練習時,提升環保防災意識,這是向下扎根,對孩子日後的成長發展都有所助益。而從學校的參與度來看,也看見學校對PaGamO環保防災勇士競賽的重視,而彼此的認同信任感也隨之增強。」
◎七堵國小 囊括前二名
PaGamO環保防災教師競賽獲得第一名的和平國小老師謝品芳表示,在學校是帶三到六年級的電腦課,很榮幸有這個機會能與學生一同參加競賽,一起成長學習。競賽題目涵蓋基隆相關知識和閩南語、綠色能源等議題,題目領域很寬廣,很有教育知識性,但我比較喜歡跟基隆有關的題目,因為它貼近我們的生活,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同時也能培養孩子們的本土文化意識與觀念。
謝品芳老師說:「競賽題目也有『綠色能量補給』靜思語題目,在答題時,我很快就答出,因為我媽媽是慈濟人,因靜思語是從小就接觸,已耳濡目然。記憶最深的語句是『知福、惜福、再造福』,靜思語可以淨化人心與心靈的補給,很適合教育與推廣。很高興獲得教師競賽第一名,雖然鼓勵和叫孩子不要緊張,但自己參賽於其中,才知真的很緊張。」
電競賽圓滿,囊括第一名與第二名是七堵國小,第三名是建德國小孔慶聖。
看到孩子優異成績,臉上布滿喜悅的七堵國小老師曾仁德說:「為了提升學生的訓練,平時就將參賽的前三名集中起來,利用課後與午休時間做加強訓練,很感謝家長認同與配合。」透過題庫的演練,學生不僅能學習到環保防災的知識,更能將這些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例如自備餐具、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等。此外在競賽中新增的靜思語錄,也能讓孩子們從中反思和深入思考,是一項品德教育的顯現,從而獲得心靈上的平靜和啟發自己。
能在競賽中獲得第一名與第二名,這是孩子們努力的成果,很為他們高興喝采。這次的電競賽也首度舉辦教師競賽,讓我們老師身歷其境的體驗競賽。曾仁德老師說:「我的體驗賽獲得第九名,與學生相較很汗顏,學生們在比賽過程的專注力勝於老師;回去我要好好努力練題庫,明年再來參賽時,我要讓我的成績進步百之五十以上。」
競賽獲得第二名的七堵國小余凡頎說:「平常在學校利用課後與午休時間,我和參賽的同學都到電腦老師那裡練題庫。從六上就開始就不停的勤練題庫,在練習中間也曾參加校外的環境保護比賽,獲得不錯的成績。」平時的學習,都使用平板電腦和線上資源,而回到家就上網找相關的環保防災題材,充實自己和上網練題,多練就會有收穫,也能增進競賽看題與答題速度。
余凡頎表示,從練習題庫中,學到很多環保和災害相關知識,非常有收穫,例如在水災、火災、地震等災難,要如何應對和保護自己和家人,也深入探討國際議題,如俄烏戰爭,造成糧食和石油危機等等,以及感觸最深,就是不要戰爭,和平很重要,也教育啟發要節能減碳及隨手關燈,也在「綠色能量補給」的靜思語錄題目裡,學到如何提升個人的品德和道德。
環保防災勇士電競賽,國小學生透過平時的演練賽題,在無形之中已悄然將環保防災知識與常識植入於心,改變他們對地球、世界的各項議題及如何落實於日常生活中和付諸行動,愛地球,守護居處的生活環境。

志工方麗雲說:「平時走進學校以靜思語帶動,還有藉重退休校長、退休老師的助力因緣,促成與各校建立出深厚的聯誼與愛的存款,這是借力使力與深耕。」[攝影者:陳何嬌]

校長、帶隊老師陪伴參賽學生,行入星光大道的為學生呼口號,加油打氣。[攝影者:許登蘭]

經過激烈的準決賽後,三十位競賽選手步入總決賽會場,進行十位代表基隆市晉級參加四月十三日「國際盃總決賽」。於右邊則是今年電競賽首次舉辦教師體驗賽,老師們坐定現場,與選手同步迎接競賽。[攝影者:陳何嬌]

承擔賽事組的鄭王駿(左)表示,現今世代幾乎是人手一機,手機是工具,要善加運用,將它融入學習中。孩子透過遊戲,在娛樂中,也能同時學習知識,這比單純滑手機,玩電腦更有意義。[攝影者:陳何嬌]

承擔賽事組的陳炳福表示,此次競賽引入「綠色能量補給」-靜思語,讓孩子從題庫中了解靜思好話,深入他們的心裡及能朗朗上口的說靜思語,這是補充他們的正能量。[攝影者:陳何嬌]

教師競賽獲得第一名的和平國小老師謝品芳表示,競賽題目涵蓋基隆相關知識和閩南語、綠色能源等議題,題目領域很寬廣,很有教育知識性,但我比較喜歡跟基隆有關的題目,因為它貼近我們的生活。[攝影者:陳何嬌]

電競賽,首度舉辦教師競賽。曾仁德老師說:「我的體驗賽獲得第九名,與學生相較很汗顏;回去我要好好努力練題庫,明年再來參賽時,我要讓我的成績進步百之五十以上。」[攝影者:陳何嬌]

競賽獲得第二名的七堵國小余凡頎(右)說:「我學到很多環保和災害相關知識,例如國際議題,如俄烏戰爭,造成糧食和石油危機等等,以及感觸最深,就是不要戰爭,和平很重要。」[攝影者:陳何嬌]

電競賽圓滿,囊括第一名與第二名是七堵國小。看到孩子優異成績,臉上布滿喜悅的七堵國小老師曾仁德(中)表示,能在競賽中獲得第一名與第二名,這是孩子們努力的成果,很為他們高興喝采。[攝影者:陳何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