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設平臺競賽 紮根環保防災教育
賽事報導
2025.03.24 瀏覽次數:85

◎吳珍香/臺北報導

四度囊括第一、二名和第五名,五常國小官宥鈞老師(右二)說:「能獲得優異成績,都要歸功於學生有大量的廣泛閱讀習慣,也跟他們喜愛觀看慈濟大愛電視臺的節目和參與學校環保衛生隊做環保活動有關,是競賽中脫穎而出的關鍵。」[攝影者:羅景譽]

守護地球不僅是人人的使命,更是我們這一代應擔負的責任!慈濟與PaGamO續航以「教育接軌科技,用遊戲翻轉學習」。臺北市東區聯絡處於3月23日舉辦第四屆【臺北市】盃環保防災勇士PK賽,期孩子透過打Gam e遊戲,將環保防災觀念深植於心,讓自己改變,進而影響家人與周遭的親朋好友,也期更進一步支持永續校園、低碳家園、淨零教育等,讓學生的環境教育影響力擴大到全臺與全球。
全臺第十九場環保防災勇士PK賽在臺北市舉辦,與會參賽學校有八十三校,二百四十四位選手,蒞臨校長有五十位和陪同帶隊老師八十三位和參賽選手的家長群,以及首度舉辦的教師體驗賽,有二十八位老師報名競賽。

◎知識普及 永續共存

「環保防災勇士養成計畫」自2021年起推動,2025已進入第四屆,參賽人數已超過三十一萬人次,不僅讓學習更有趣,也提升社會對環境議題的關注。該計畫涵蓋全臺二十一縣市,並由各級政府單位支持,推動環保防災PK賽。
賽場即將展開,最佳應援團由政府首長、校長和貴賓組成,他們齊聲加油「Hero!Hero!臺北得第一,加油!加油!」後,賽場引導人員也依序引領蓄勢待發的競賽勇士們入場定座,展開賽事。
第一次承擔賽事檢錄總窗口鄭花表示,今年賽制改為積分累計選取優秀選手,因此在賽事前的準備工作要很細心地核對選手資料登錄和各流程,要確保每個環節不出任何差錯。
鄭花說:「 PaGamO競賽旨在讓學生從他喜愛的電競遊戲,從中認識環保防災各議題,若答錯題也能夠從題目中找到解答,並將環保防災的知識植入他們的心腦裡,且進一步推動學生與家長將環保理念落實於實際生活中。」這項競賽是帶動各國小的全部六年級的孩子,不只帶動學校各班級,也帶動學校校長、老師的認同與支持,現在校長都極力地推動和幫忙宣導,也同時影響到家庭了。
賽事組總窗口張涵鈞表示,為提升環保知識競賽的趣味性與選手參與度,今年新增「能量補給按鈕」的補給機制,其目的是希望不熟悉遊戲的選手能透過額外的題目,學習環保知識並提高參與度,解決過去選手能量耗盡的問題,此機制也將靜思語穿插切入,鼓勵選手學習環保知識的同時,也提供選手持續答題的機會。競賽評分方式也從以往各主場的分組競賽選取前幾名改為累積積分制,旨在創造更公平的競爭環境。
更重要是強調透過教育在災害發生前進行預防,並將環保防災落實在日常生活中,而核心目標是反轉教育,從前端的防災教育與生活環保著手,期望透過知識的普及達到共知、共識與共行,而最終目的是為了人類在地球上的永續生活。很感恩學校、老師、家長及政府單位的認同與參與,共同搭建推動環保防災教育的平臺,一起共心共行促進人心與社會和諧,達到人類與地球的永續共存。

◎競賽是個手段

欣見學校、校長、帶隊老師、家長及政府首長踴躍參加,和對環保防災知識理念的認同與支持,透過慈濟與PaGamO搭建平臺合作,結合各方力量,共同推廣環保防災教育與永續。
士林國小的石珀貞老師說:「參加競賽的重點並非在輸贏,競賽是個手段,主要是藉由孩子喜愛的電競遊戲,讓他們在平常的練題中,培養環保防災的理念,和產生更深刻的認識,進而落實在孩子們的生活中,付諸實行。」學生猶如種子的培育,萌芽後就會開花,將觀念深植,以後他們長大成人也能教育他們的下一代,所以這是一個很好的活動。
銘傳國小江偉誠老師表示,孩子最喜愛的電競遊戲與興趣融入環保防災教育中,可避免學習壓力,從玩中產生樂趣,進而將環保防災的重要知識深入心腦裡,所以在教學中,都會將環保防災的知識融入,讓孩子實際應用於生活中,例如透過資源回收分類可加深孩子的理解,並鼓勵主動學習。
江偉誠老師說:「我也有報名老師競賽,獲得第二名。與學生共同學習、互相成長。電競賽可以展現學生參與競賽的熱忱與學生主動學習的肯定。」

◎五常國小四度囊括

透過準決賽和激烈的總決賽的晉級選拔,前十名的優秀環保防災勇士將代表臺北市參加四月十三日「國際盃總決賽」。
獲得第一名五常國小學生林煜展表示,我們都遵照官宥鈞老師的方法進行自我訓練,老師給的題庫,除了不斷練習,也都把它都背起來,題庫有一千二百四十道題目,環保防災和淨零排放等等題目,都計入腦海裡了。
林煜展說:「每天在學校早自習、午休時間和在家裡利用空閒時間,進行練題及上網搜尋有關的議題。題庫雖然背得很熟,但在實體電競賽中,也有新題目出現,我並沒有全部答對,回家後要再搜尋找答案和問老師。」
第二名也是五常國小囊括,學生張旭欽說:「能獲得第二名,好開心。平時在學校時,都會利用早自習和午休時練題,官老師也出作業讓我在家練題和背題庫。我會自訂定目標和檢討答題,當答錯時,我會檢討為何會答錯,除了循求老師解答,也上網搜尋相關議題。」環保防災和淨零排放等題庫的知識,張旭欽都熟記於心,並從中思考所學知識,更會把它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及落實實踐。
四度囊括第一、二名和第五名,五常國小電腦科官宥鈞老師說:「學生能獲得優異成績,都要歸功於他們有大量的廣泛閱讀習慣,他們特別喜歡接觸新聞、報紙和雜誌等資訊來源的蒐集,以及主動學習對環保防災議題的關注,這也跟他們喜愛觀看慈濟大愛電視臺的節目和參與學校環保衛生隊做環保活動有關,因有這些自我督促的好習慣,也是成為他們在競賽中脫穎而出的關鍵。」
官宥鈞老師表示,以學生喜歡玩電玩遊戲的心加以引導,除了有玩的快樂,也能從中獲的大量的環保防災知識,進而就能將這些知識落實於生活中和影響他人。

◎能量補給 讓我變聰明

競賽中獲得第三名的中山國小學生許棣絜表示,獲勝方法就是透過不斷的玩遊戲,並將題庫背誦和將答案背起來,以便在比賽時能快速選擇作答與攻佔,更將遊戲視為一種自我能量補充的學習。期望進入國際盃的比賽能為自己和學校爭取更好的成績。
在綠色能量補給遊戲中,學到一些靜思語的許棣絜說:「當獲得綠色能量補給時,感覺它讓我變得更聰明,有能量,也可以讓我稍微休息一下,看一看,當按完之後,就立馬迅速的喝完能量藥水,再繼續往前衝。很高興獲得第三名,玩電競既好玩,又能學到環保防災知識。」
陪伴學生參加競賽的中山國小老師陳軍翰表示,學生透過他們喜愛又愛玩的電競遊戲,並從遊戲中得到環保防災的觀念議題,並將知識植入在心腦裡,對他們日後都很有幫助,就如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觀念等十七項議題併入題庫裡。
陳軍翰說:「我已經帶學生參加三屆的競賽了,這次獲得第三名,也是第一次進到前十名和獲得參加國際盃競賽,很為她高興。而我也參加教師組的體驗競賽,獲得第五名,與學生一起共同學習成長。」
透過打Game遊戲,帶動全臺各所學校,突破時間、場域的限制,學習環保防災知識,讓學子從小透過「環保防災遊戲化」提升自主學習,也促進師生與親子共學,將環保防災知識建構在學校、社區以及每一個家庭之中,相信每一位學生在老師、家長及志工的引領陪同下,已將環境素養深植心中。

在綠色能量補給遊戲中,學到一些靜思語的許棣絜(中),在競賽中獲得第三名,她說:「當獲得綠色能量補給時,感覺它讓我變得更聰明,有能量,也可以讓我稍微休息一下,再繼續往前衝。」[攝影者:羅景譽]

中山國小老師陳軍翰(前)說:「我已經帶學生參加三屆的競賽了,這次獲得第三名,也是第一次進到前十名和獲得參加國際盃競賽,很為她高興。而我也參加教師組的體驗競賽,獲得第五名。」[攝影者:游濬紘]

學生張旭欽說:「能獲得第二名,好開心。我會自訂定目標和檢討答題,當答錯時,我會檢討為何會答錯,除了循求老師解答,也上網搜尋相關議題。」[攝影者:陳何嬌]

賽事組總窗口張涵鈞表示,為提升環保知識競賽的趣味性與選手參與度,今年新增「能量補給按鈕」的補給機制,和競賽評分改為累積積分制,旨在創造更公平的競爭環境。[攝影者:陳何嬌]

士林國小的石珀貞老師(前左一)說:「參加競賽的重點並非在輸贏,競賽是個手段。讓孩子藉由他們喜愛的電競遊戲,培養學生環保防災的理念,進而落實在孩子們的生活中,付諸實行。」[攝影者:陳何嬌]

教師競賽獲得第二名的銘傳國小江偉誠老師表示,孩子最喜愛的電競遊戲與興趣融入環保防災教育中,可避免學習壓力,從玩中產生樂趣。我也報名老師競賽,與學生共同學習、互相成長。」[攝影者:陳何嬌]

賽場即將展開,最佳應援團由政府首長、校長和貴賓組成,他們齊聲加油「Hero!Hero!臺北得第一,加油!加油!」。[攝影者:陳何嬌]

環保防災勇士PK賽,賽場的賽事組緊盯選手打Game遊戲的積分,選手們專注地攻打佔地時,也將環保環災觀念深植於心,讓自己改變,進而影響家人與周遭的親朋好友。[攝影者:陳何嬌]

賽場引導人員依序引領蓄勢待發的競賽勇士們入場定座,展開賽事。[攝影者:陳何嬌]

回列表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