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amO環保防災電競賽 教育入心
賽事報導
2022.11.21 瀏覽次數:352

◎黃素賢/臺北報導

2022年11月4日下午,臺北市公館國小舉辦第二屆PaGamO環保防災勇士進校園競賽--校內盃比賽,同學們對於環保防災知識相當豐富,螢幕上出現很多「勝利」的圖案,藉寓教於樂電競中,大力推動環保教育和生活化,深入人心。[攝影者:黃淑琴]

2022年11月4日下午,臺北市公館國小舉辦第二屆PaGamO環保防災勇士進校園競賽--校內盃比賽,慈濟志工剛抵達校門口集合,學務處主任劉闊傑也在校門口迎接帶領志工們到教室,老師在志工到達前已先帶同學 登入PaGamO網頁,所以很順利的進入競賽之盾十五分鐘的比賽。

◎氣候暖化正加劇 環保教育不容緩

慈濟推動環保至今已三十餘年,曾經有一段時間,垃圾有明顯的減少。但面臨近日極端氣候,海洋垃圾的攀升及災害的頻傳,因此彰顯氣候變遷、生態永續、環境保護等科普知識教育,資源回收與分類、垃圾減量、節能減碳生活、循環經濟、健康蔬食等都是涵蓋在「環境教育」下的重要性。
證嚴上人強調「忍痛教育」的必要性:「過去,大家為了『垃圾變黃金』,埋首撿拾可回收資源。現在要更進一步提升環保回收品質,發揮教育大眾良能,呼籲大家惜福、惜物,將可用資源回收、分類。若有未分類的垃圾,就要忍痛放棄。這也就是『清淨在源頭』的理念。」
學務處主任劉闊傑老師非常感謝慈濟結合PaGamO舉辦這項活動,劉主任覺得全球暖化的狀況非常嚴重,這跟生活息息相關,把這些觀念帶給孩子是很重要的。他舉公館國小每個星期二、四資源回收分類爲例。他說:「孩子們願意動手做,其實這很重要。在學校的知識,不是只是老師說,要一起動手做,孩子們就可以吸收到這方面的知識。孩子們回家也可以試著今天所練習的題目來動手做做看。很多的時候會有不一樣的改變和成效。」

◎寓教於樂電競中 環保落實生活中

劉主任堅毅的分析其實環保很簡單,就像吃飯,只要從生活中做起,透過電競遊戲題目讓孩子有共通的語言,不僅在學校,或跟家人分享題目中的環保防災知識,唯有實際行動,夢想才會更進一步實現。
只見同學們聚精會神、非常專注的答題,螢幕上陸陸續續出現「勝利」的圖案,可見同學們的環保防災知識相當豐富。公館國小校內盃前六名成績,分數相當接近喔!前三名由學校頒獎鼓勵,慈濟志工也準備獎品鼓勵第四名到第六名的同學。
緊張的比賽終於結束,張璨晴(第一名)說到這次比賽很多題目,很多這方方面面的的知識。她表示:「爸爸媽媽對環保的知識都沒有很大的認知跟概念,所以要跟他們多講一點這方面的事情。上網路用PaGamO上面慈濟的題庫有很多這方面的東西。很多這方面的知識。」
第二名林定陽淡定地說:「跟同學一起玩遊戲也同時學習到題目中環保的知識,非常有趣。」而第一名的張燦晴呼應「清淨在源頭」減少廢棄物的清運量:「如果因必要而使用,回收時必須保持乾淨,因為回收不是收『垃圾』,而是要收『資源』,讓環保清淨在源頭。」有智慧的她又說:「讓自己印象深刻的題目是從源頭降低消耗,一開始就少用一點、垃圾少一點,才能做好整個環保。」
第三名的李宥翧對食物的題目很有感觸,聯想到烏俄戰爭對全球物價的影響,她說:「學校宣導自己做便當代替吃到飽自助餐,因為浪費食物,變成廚餘,影響生活非常大,自己準備食物,可以減少浪費,這要從自身做起,我會告訴家人及好友這個觀念,讓生活更美好。」
最後慈濟志工送給每一位參賽同學一支黑色的「環保自動鉛筆」,上面有橡皮擦、有量尺刻度,它是用一個回收再利用的寶特瓶製造的。透過「環保自動鉛筆」讓學生們想到如果喝完寶特瓶隨手一丟,它會是一個垃圾,若把它當成資源回收,化廢為寶也能幫助地球減少碳排量的法寶。這個活動讓孩子瞭解,環保可以生活化並從小扎根的重要性,實際動手做,離夢想才會更近一步。

公館國小校內盃第一名張燦晴同學呼應「清淨在源頭」她說:「一開始就少用一點、垃圾少一點,才能做好整個環保。」[攝影者:黃淑琴]

公館國小校內盃前三名學生與學務處主任劉闊傑(右二)及學校志工窗口人員(左一)的合影。[攝影者:黃淑琴]

學務處主任劉闊傑覺得環保很簡單,就像吃飯,從生活中做起應把這些觀念帶給孩子是很重要的。[攝影者:黃淑琴]

公館國小校內盃參賽同學與劉主任及慈濟志工留下足跡。[攝影者:黃淑琴]

慈濟志工也準備獎品鼓勵第四名到第六名的同學。[攝影者:張秋燕]

公館國小校內盃第三名李宥翧同學分享,全世界的人都做好這個自己該做的本份,那大家就可以生活變得更好。。[攝影者:黃淑琴]

公館國小校內盃同學聚精會神參賽的神情。[攝影者:黃淑琴]

公館國小校內盃同學淡定的作答。[攝影者:黃淑琴]

公館國小校內盃前六名成績,分數相當接近喔![攝影者:黃淑琴]

回列表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