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首場PaGamO校競賽獲正向肯定 屏東烏龍國小另類扎根環境教育
賽事報導
2021.10.23 瀏覽次數:406

烏龍國小張育欽校長,支持慈濟pagamo環保小勇士競賽,也全程參與校競賽,並鼓勵孩子努力練習,全力參與縣賽。 (教導主任林淑親 拍攝)[攝影者:張慈玲]

全球環境浩劫,環境議題已經是跨國界性的問題;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面對疫情肆虐,人人自危,更是改變了全球生活與互動模式。環境教育當務之急,唯有教育向下扎根,讓孩子對環境保護有所意識,才是根本之道。

 

五月份疫情升溫。學子以遠端教學方式學習,慈濟長期重視環保防災教育,與全球首創多人線上遊戲的學習平台PaGamO攜手合作,在疫情期間讓學子可以線上方式學習防疫、環保與防災知識,讓環境教育從小做起,讓地球得以永續。

 

環保教育校園深耕

「瓶 1 3 5 7……」台上的慈濟志工郭慧萍,正以簡單的「環保十指」口訣,生動活潑的情境,教導台下的學生們認識各式的回收物……

 

位於屏東新園鄉的烏龍國小是所傳承傳統技藝「戰鼓隊」,與藝術與美感深耕計畫「烏克麗麗」音樂教育的學校。多年來,環保回收也都是慈濟志工每週入校運載,兩年前為了更落實做好分類,特地邀請慈濟志工在學生朝會時間,針對全校師生做「環保十指」分類說明。自此,校內每週晨間,都會整合全校的回收物在分類籃,由負責的老師、高年級環保志工隊,帶領和監督起學校環保分類工作的落實。

 

這份多年來的環保因緣,無形中也串連起PaGamO電競賽入校的順利與圓滿。

 

屏東首場拔頭籌 志工信心滿滿向前行

屏東第首場的PaGamO電競賽,924日在新園鄉烏龍國小開跑,當日前後連續進行了兩個班級的班競賽。其實,從一開始的電訪邀約就非常順利,在很短的時間裡就跟校方確認了賽程,校方也熱誠的配合運作,師生們對於能將環保知識結合現代電競潮流趨勢都相當讚許與認同。

 

929日進行了校競賽,校長張育欽特別前來關心,為學生加油打氣外,還進行了前三名的頒獎程序。校長說,「環保知識電競賽對學生來說既是新鮮的環保知識的學習考驗,也是難得的人生體驗。」

 

賽程結束後,志工與師生們歡愉的拍了大合照留念,首場的「PaGamO環保防災勇士養成電競賽」的圓滿,也帶給戰戰兢兢的慈濟社區志工們滿滿的信心。

 

志工鄭伊伶:「小朋友做題比我們還厲害,也很比得開心。很感恩學校校長、老師的認同,讓我們能進去進行這環保的電競賽。我們還真的很有默契,大家分工把時間也抓得很精準。」

 

志工郭慧萍:「校競賽這一天,氣氛跟第一次進到電腦室的氛圍是不同的,第一次感覺到小朋友就是帶著來玩電腦遊戲的心情,但是這次因為他們是要代表全校到縣裡去競賽,所以比賽的感覺更濃厚。連慈濟師姑師伯在現場觀賽也屏氣凝神,跟著他們激烈的答題過程心跳加速、緊張不已,只是不知道參加競賽的同學心臟有沒有加速的感覺。」

 

原本是班級第三名的周敬庭,他說自己會將第一次錯誤的題目記起來,累積經驗不會再反覆答錯,所以讓他能在校競賽中領先群倫,贏得冠軍的佳績。第二名郭紓婷也是如出一轍,取得佳績。

 

師長 守護環保教育的推手

教導主任也兼資訊課程的林淑親老師,對於慈濟志工帶來環保電競活動,老師們都全力配合與幫忙,在班競賽與校競賽中,發現電競內容有助於小朋友對於環保觀念的釐清,有時甚至連大人看答案都有似是而非的模擬兩可,但在經過競賽活動後,注入了正確觀念,而小朋友的接受程度也很高,與學校注重環保教育與分類教育有加分作用。

 

校長在這次慈濟入校園環保專案活動全力支持,他說:「烏龍國小環境教育的推動,範圍非常的大,包括食物的多樣性,綠覆率、透水率,整個校園水土保持,還有垃圾的分類。學校也常在做環境教育的宣導,在各班推動垃圾分類,孩子也都有確實的做到,包括用過的瓶罐與便當盒,均有做到『清淨在源頭』的觀念。感恩慈濟志工每個星期四都有來校內運載資源回收。」

 

校長更有所感觸的說,因為工商業與科技的進步,造成地球汙染,希望將環境教育重要性推動到校園,深耕學子身上,永續地球生命。

 

新手慌亂接任務 勇敢承擔「勤」練膽識

「電腦操作讓我手忙腳亂,殊不知道是哪位經紀人幫我接的case?讓我手腳冰冷,失眠過日子⋯⋯」校聯繫窗口鄭惠君師姊如此形容著。

 

承擔邀約入校溝通窗口的她說,在系統內接到學校報名,就要開始聯繫並入校拜訪,進一步說明PaGamO專案電競遊戲的細節及必備條件,即使有的學校第一時間因不了解而拒絕,但經解釋此為「未來電子化社會趨勢,孩子也可以從遊戲中學習到環境保護」,大部分學校都滿認同的。

 

鄭惠君:「烏龍國小因為有參加過企業所舉辦過反毒競賽的活動,電腦帳號設定都沒有問題,所以就直接安排入班競賽,因為校長與老師全力支持,所以一切過程都很順利。其實做了之後,更能體會窗口、組長的辛苦,既然承擔了,就要做到最好,感恩大家支持,更感恩我們一起承擔的夥伴們!

 

「起先一聽到這有關電腦的方案,真的是很害怕,雖然平常就有在學校當大愛媽媽,但多是以紙本內容和光碟裡音樂、影片跟同學互動。不過,想到時代的變遷,上課的工具也變數位化了!連疫情都讓孩子一度以線上方式上課,自己也要跟著時代腳步來讓自己進步。」主持窗口郭慧萍也有她個人深刻的體會。

 

她表示,靜思語有說「心不難,事就不難」、「關關難過,關關過」,鼓起勇氣摸索讓自己害怕不熟的電腦,自己有了勇氣,才能讓組員有力量。「感恩社區和氣的團隊,讓PaGamO環保防災小勇士的首場順利啟動了,也讓我深深感覺『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遠』,在大家同心協力下,圓滿了今天的比賽。更何況,這是一所自己曾經受邀在學生升旗時做環保分類說明的學校,在不陌生的情境下,就跟團隊們更加有默契。」

 

「剛知道有這個 PaGamO 校園環保電競活動,感覺不適合我們一般志工來做,因為我們不是專業教師。但從第一次來東港聯絡處教學後,發現我們是可以透過個人擅長的能力分工做到的。」競賽之盾的窗口鄭伊伶的體會也很不同。

 

鄭伊伶:「整個執行過程中,最難的應該是『競賽之盾』的部分,自己電腦雖然不是很專業,但是基本的操作還行,所以就嘗試著承接了這個職位。第一次教學當天,把步驟從頭到結束並仔細的做好筆記,也很認真的操作,感恩一旁的師姊和其他志工的陪伴與指導,還協助上線進教室裡玩遊戲,因此順利圓滿後續的流程與上傳系統的作業。回家後,趁著半夜的時候自己再設教室自己玩兩、三次之後,感覺熟悉就很簡單不難了。」

 

深耕校園,愛護環境,守護地球,一直是慈濟志工努力的方向。環保競賽遊戲中,讓孩子們習得正確與豐富的環保知識,也從中體會到環保的重要性,落實環保於生活中,成為環保小勇士。隨著環境的改變,電子化的趨勢,孩子的學習方式也在改變,慈濟也力邀年輕志工加入行列,希望注入一股新血,也共創一個美麗的未來。

 

 

圖左 :「瓶 1 3 5 7……」(2019924日)台上的慈濟志工郭慧萍,正以簡單的「環保十指」口訣,生動活潑的情境,教導台下的學生們認識各式的回收物,以環保概念開啟了烏龍國小每周四的垃圾分類的因緣。 (教導主任林淑親 拍攝)[攝影者:張慈玲]
圖右 :每星期四早上八點,是烏龍國小環保回收日,讓孩子將環境保護的觀念從小扎根。 (教導主任林淑親 拍攝)[攝影者:張慈玲]

 

圖左 :第一次入班比賽時,孩子們如果電腦帳號無法解決,就會在當下考驗著志工的應變能力。圖中為志工在班競賽時,為參賽學生解決帳號登錄的問題。 (教導主任林淑親 拍攝)[攝影者:張慈玲]
圖右 :已經準備好進入賽前途徑,小朋友利用空檔時間,拿著慈濟志工結緣品由回收寶特瓶製作的原子筆,在圖卡上寫下自己對於環境保護的期許。 (教導主任林淑親 拍攝)[攝影者:張慈玲]

 

圖左 :承擔競賽之盾的志工鄭伊伶(手指電腦螢幕者),第一次教學當天,把步驟從頭到結束並仔細的做好筆記,也很認真的操作,她很感恩當時一旁的師姊和其他志工的陪伴與指導。[攝影者:羅清文]
圖右 :校競賽時,因為將勝出代表學校參與縣賽的選手,同學比賽的眼神顯得更加專注。 (教導主任林淑親 拍攝)[攝影者:張慈玲]

 

圖左 :承擔主持窗口的志工郭慧萍表示,「心不難,事就不難」、「關關難過、關關過」,鼓起勇氣摸索讓自己害怕不熟的電腦,自己有了勇氣,才能讓組員有力量。[攝影者:羅清文]
圖右 :賽程結束後,志工與師生們歡愉的拍了大合照留念,首場的「PaGamO環保防災勇士養成電競賽」的圓滿,也帶給戰戰兢兢的慈濟社區志工們滿滿的信心。[攝影者:羅清文]

回列表頁